UKiset考試非常看重學生的英語技能,由于官方并沒有任何樣題提供給國際考生,所以申請者必須著重準備自己在英語詞匯、語法、閱讀和聽力以及口語和寫作方面的練習。
一、UKiset英語考什么
UKiset使用劍橋英語考試系統來評定學生的英語能力。劍橋英語考試系統是人盡皆知的專業英語評估系統。UKiset劍橋英語考試是上機考試,用CEFR(歐洲語言共同框架)的判定標準,將成績劃分為7個級別:A1+,A1,A2,B1,B2,C1和C2。同時,對應滿分是100分。
UKiset英語除了常規測試——閱讀、聽力、語法、詞匯拼寫,學生還需完成筆試——命題式創意寫作。不同年齡的學生將對應不同的話題,寫作字數必須達到最低要求。9-11歲最少100-150字;12-15歲最少200-250字;16-18歲最少300-350字,創意寫作的作文將同成績報告一起發給學校。
二、UKiset考試之英語備考
1、了解UKiset考試,自我評估。
提前準備UKiset考試的第一步就死了解考試基本概況,考試具體考什么?怎么考?同學們可以通過網絡搜索亦或是靠譜的培訓機構了解UKiset考試的形式和評分標準,各個年齡段、各個年級段對申請者的成績要求可能有所不同,這些問題都要提前咨詢清楚,方能有效備考。
UKiset英語測試學生的詞匯、語法、閱讀、寫作等基本技能,同學們可以找一些UKiset真題或模擬卷,自我測試,對照評分標準進行打分,當然寫作和口語部分自我難以評定的話,可以找專業是UKiset考試培訓機構進行客觀評定。總之,一定要弄清楚UKiset考試是怎么一回事,搞明白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目標分數差距有多大,確定自己目標院校對UKiset英語的要求和準確率是多少。
2、制定長期計劃,適當增加緊迫感
英國私校教育質量好,對國際生申請的要求也高。既然入讀英國私校,那就要抱著嚴謹、認真的態度去備考。不要總想著“反正我明年才出國讀書,還有很長時間準備呢”,于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導致學習效率低下。
小編建議,出國留學,可以選擇一個靠譜的留學培訓機構,幫助自己制定一個詳細的留學規劃,保持一定的緊迫感。就拿樂亦培訓來說,對每一個要出國留學的孩子,樂亦都會根據孩子的英語水平,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安排一定量的學習和強化課程,從UKiset英語考試聽、說、讀、寫四個大主題,詳細的又分詞匯、語法、口語、寫作等小主題分門別類地進行授課,每次課后都會總結學生的課堂情況,反饋其薄弱部分,總結下一步學習計劃,這樣堅持半年或一年,學生必定會有很大收獲。
3、注重中學英語課程的學習
有一部分同學覺得自己反正是要去英國讀書的,就放松目前就讀的國內英語課程的學習,把所有精力都集中UKiset考試上。其實,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國內的英語課程學習雖然應試目的稍強,但是你參加UKiset一定程度上不也是一種應試考試嗎?而且國內英語教學要求的詞匯、語法、寫作、聽力能力,平時的英語作業、測試也都是英語進行的,這種浸泡式的學習環境對英語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即便你將來去英國讀GCSE課程、A-level課程,英語教學一樣受到英國私校重視。因此,在留學英國之前,同學們一定要重視自己學校英語課程的學習。一些學校還會定期舉行英語演講比賽、辯論賽等,你都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加上UKiset課外培訓輔導的訓練,假以時日,UKiset考出高分想必也不是難事。
三、UKiset考試之英語聽力和寫作
UKiset劍橋英語不僅考聽力和寫作,還有詞匯和閱讀,但根據以往同學的考試成績來看,聽力和寫作是國內考生比較容易失分的地方。
UKiset英語聽力理解測試,主要考察考生在聽、說、理解英語的能力,考生聽完每組聽力對話后要立即作答,這其中還涉及到單詞拼寫、語法結構、書面表達能力。所以,聽力的提高除了大量的聽力練習、跟讀、大膽開口說,別無他法。當然,平時同學們也可以勞逸結合,找一些英劇、英語電影、英文書籍、外媒新聞報道,多聽聽,多在純英語環境中浸泡,加上正式的UKiset英語聽力練習和聽力技能的培養,相信大家一定可以輕松應對UKiset英語考試。
UKiset英語寫作是命題式,寫作對象來源于日常生活,一般來說學生不會感到陌生,就看你如何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一篇邏輯嚴密又富有創意的作文。從考試目的來看,UKiset創意寫作無外乎兩個目的:一是考察申請者的英語水平,二是看申請者的邏輯思維,如何從平凡的話題中寫出新意和不平凡。創意寫作,訓練有方,首先要勤于動筆,每周至少寫兩篇作文;其次要積累大量語言素材,多研習優秀范文,找出自己的差距;再者,培養令人信服地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
UKiset官方不是只需學生在考試中簡單作答,不是只想看到試卷上的勾勾框框,更想看到國際生辯論和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因此,UKiset英語的提高,需要考生長時間的積累和學習,要想考好UKiset,順利入讀英國私校,只有一條路:扎扎實實地學習,全面提高英語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