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直達:
      2021-2022年度西北工業大學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發布人:優朗強基計劃 發布時間:2020/8/27 15:29:26

       


       西北工業大學坐落于陜西西安,是我國一所以同時發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開放式大學,是先后進入“211工程”、“985工程”及國家“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的全國重點大學,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新時代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為目標,肩負著培養具有家國情懷,追求卓越、引領未來的領軍人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一、招生對象及報名條件

      一、招生對象及報名條件

      在我校安排強基計劃招生的省份,符合2021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報名條件,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成績拔尖,具有強烈的專業興趣、科研志向,并有志于將來從事相關領域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畢業生均可申請報名。

      申請報名考生分為以下兩類:

      第一類:綜合素質全面且高考成績優異的考生(簡稱:第一類考生)。

      第二類:基礎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簡稱:第二類考生),考生在高中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五項學科競賽(數學、物理、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任一科目全國決賽二等獎及以上獎項,獲獎名單以中國科協(http://gs.cyscc.org/)公示為準。

      二、招生專業及招生計劃

      結合我校相關專業優勢與辦學特色,強基計劃招生專業有數學類(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化學類,招生計劃詳見報名平臺。

      各招生專業、招生科類和高考綜合改革省份選考科目要求如下:

      根據各省高考綜合改革進程、中學素質教育推進情況以及我校歷年招生情況,在陜西、河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省份招生,具體招生省份和分省招生計劃以強基計劃報名平臺公布為準。

      三、報名方式與選拔程序

      (一)報名時間和辦法

      4月10日至4月30日考生可登錄西北工業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網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699)按要求準確、完整地完成網上報名。

      (二)考生參加統一高考。

      (三)報考我校“強基計劃”的考生不能兼報其他高校。

      (四)每位考生可填報三個專業志愿。

      (五)報名考生確認考試

      報名考生須于6月10日至6月18日在報名平臺確認是否參加我校考核,并簽署誠信承諾書。逾期未確認或未簽署誠信承諾書者視為放棄參加考核以及后續錄取資格。我校將在確認參加考核的考生中根據入圍校考辦法確定入圍名單。

      (六)入圍校考辦法

      6月26日前,對于第一類考生,依據高考成績(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按分省招生計劃數的4倍確定各省入圍考核考生名單并公示入圍標準,末位同分同入圍。

      對于第二類考生,達到我校破格入圍的條件即可入圍考核環節。

      入圍考生高考成績須達到生源所在省份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對于實施高考綜合改革及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按照該省份確定的相應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執行;對于第一類考生,高考成績還須達到生源所在省高考滿分的75%。

      (七)考核安排

      我校于7月2日前舉行考核(含面試和體質測試),具體事項請考生關注我校本科招生信息網公告。

      1.面試考核

      采取專家、考生“雙隨機”抽簽的方式,測試全程錄音錄像。采取專家組與考生一對一面試模式,考核學生的思想政治、創新能力、興趣志向、科研潛質、科學精神、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洞察力、靈活運用知識創造性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心理素質。

      在考慮專業等因素的基礎上隨機分組面試專家,每組包含理科、工科、文科、藝術等各類別專家不少于5名;考生按生源地隨機分組;第二類考生面試時間每人不少于60分鐘。

      2.考生綜合素質考核

      考生綜合素質檔案作為面試的觀測點之一,并在面試中考核使用。

      3.體質測試

      進入考核的考生須參加我校組織的體質測試,學生在六項測試項目中限選三項(選定后不得更改),其中測試成績有兩項及以上不合格者不予錄取(測試辦法詳見附件1),合格標準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中高三畢業生體質測試評價指標執行。

      測試項目:體重指數(BMI)、肺活量、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50米跑、男生引體向上/女生1分鐘仰臥起坐。

      (八)錄取辦法

      1.綜合成績折算辦法

      第一類、第二類考生的高考成績、面試成績分別占綜合成績的85%和15%,面試成績滿分100分,其綜合成績計算辦法:

      綜合成績=高考成績/高考滿分×85+面試成績×15%

      綜合成績保留小數點后兩位,按綜合成績高低進行排序。同分情況下依次按高考成績、面試成績、數學、語文、外語單科成績排序。

      2.確定錄取名單

      對于第一類考生,根據考生填報志愿和在相關省份強基計劃的招生名額,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確定預錄取名單,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確定專業。

      對于第二類考生,綜合成績達到同省份第一類考生最低錄取分數線的,予以錄取。

      我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按招生計劃審定強基計劃預錄取名單,并報各省級招辦審核,辦理錄取手續。

      錄取名單將于7月5日左右在我校本科招生信息網公示。被正式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本省后續高考志愿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正常參加本省后續各批次高考志愿錄取。

      四、培養方案

      強基計劃錄取學生,根據錄取專業對應進入我校數學與統計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進行專門培養。整個培養過程參照我校拔尖人才培養高地、教育教學改革前沿陣地——教育實驗學院(榮譽學院)的培養模式,為強基計劃學生配備一流的師資,提供優勢資源和平臺,實行導師制、小班化、探究式教學,加強通識教育、夯實數理化基礎、提升國際化交流水平。培養有志于長期從事國家亟需關鍵領域和重大基礎學科,具有優秀綜合素質、扎實理工基礎的領軍人才。

      數學類專業結合數學與統計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專業優勢資源,聚焦數據科學、智能科技、先進制造和航空宇航等國防安全領域對于分析、代數、幾何、統計等基礎數學的強烈需求,面向科學計算理論與方法、網絡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復雜系統動力學與控制、統計與復雜性科學、計算幾何與圖像信息處理等國際科技前沿,致力于為數學和國防科技領域培養“數理基礎堅實、實踐能力突出、專業思維寬廣、綜合素養深厚”的高層次創新型數學拔尖領軍人才。

      應用物理學專業結合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應用物理學專業優勢,面向未來空間技術與工程中的物理與技術問題,如空間站材料物理、凝聚態物理、微納光子與信息光學等國際前沿問題及國防技術領域的重大戰略需求,培養具有堅實物理基礎、獨立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未來能在引領人類發展進步的國家重大需求領域從事物理學和相關國防關鍵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成為科學家、總師等各類領軍人才。

      化學類專業結合化學與化工學院長期以來服務國防軍工的專業優勢,面向國家發展中關于新材料和新工藝的重大卡脖子難題和基礎理論的原始創新,圍繞智能與高性能材料、能源與催化、綠色化學過程等國際前沿科學問題及國防技術領域重大戰略需求,以新工科建設為契機,培養具有堅實化學理論基礎、實踐能力、獨立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未來能在國民經濟主戰場和國防科技領域從事化學基礎研究和重要功能材料研發的“理工復合型”領軍人才。

      進入強基計劃的學生,實行“3+1+N”的“本碩”或“本博”銜接人才培養模式,鼓勵選擇“本博”模式。“3+1”為本科強基學習和本科階段本博或本碩銜接學習年限;“N”為所在學科的博士或碩士學習年限。

      本科強基學習階段實施動態分流和補入機制。每學年結束后進行一次考核,未達到要求的學生分流出強基計劃,轉至錄取強基計劃專業對應的普通類專業進行后續培養。由學生轉出后留置的空缺名額,根據實際需要,通過在普通類專業遴選優秀學生進行補充,轉入學生需補修相關課程。

      成績考核符合要求的強基計劃學生,碩博階段既可在本學科深造,也可以學科交叉培養。

      五、獎勵激勵

      (一)設立強基計劃創新專項獎助金,用以支持學生在學業導師指導下進行創新創業、實踐實訓、高挑戰度實踐、參與重大科研任務等方面的工作。

      (二)設立強基計劃學業專項獎助金,對強基計劃學生全覆蓋。同時,在我校獎助學金評選中,對強基計劃學生進行傾斜。

      (三)設立強基計劃國際交流專項獎助金,資助學生赴海外知名高校和機構開展交流學習、實習實踐、科研訓練等。

      (四)符合條件的學生,均享有免試攻讀相關領域相關專業方向研究生的激勵政策。

      六、其他說明

      (一)關于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已建立省級統一信息平臺省份,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將考生電子化的綜合素質檔案提供給我校。尚未建立省級統一信息平臺省份,由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匯總本地各中學報考學生的綜合素質檔案后,統一上傳至強基計劃報名平臺。

      (二)對于綜合素質檔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將取消強基計劃的報名、考試和錄取資格,并將有關情況通報有關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或教育行政部門,取消其當年高考報名、考試和錄取資格,并視情節輕重給予3年內暫停參加各類國家教育考試的處理。已經入學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關規定處理取消學籍,畢業后發現的取消畢業證、學位證。中學應當對所出具的材料認真核實,出現弄虛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關措施的權利。

      (三)強基計劃錄取考生入學后原則上不允許轉專業。

      (四)選拔測試期間,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費用自理。入圍高校考核的家庭經濟困難考生可向我校提出申請,可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費和住宿補貼。

      (五)我校未委托任何個人或中介組織開展強基計劃等考試招生有關工作,不舉辦任何形式的營利性培訓活動。

      (六)我校考核工作方案視疫情防控情況將可能作出相應調整,若有調整,屆時將另行通知。

      七、監督保障機制

      (一)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招生工作在我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由招生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的組織和實施。在實施過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開、錄取標準公示,確保選拔方法公平。

      (二)我校將對錄取的學生進行入學資格復查,對不具備入學資格的學生,按教育部相關規定處理。

      (三)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招生工作接受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并接受社會監督。社會監督和投訴電話:029-88493708。

      八、咨詢方式

      地址:西安市碑林區友誼西路127號

      郵編:710072

      招生咨詢電話:029-88460206

       

      咨詢微信:swytms

           

      2021-2022年度西北工業大學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發布人:優朗強基計劃

       


       西北工業大學坐落于陜西西安,是我國一所以同時發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開放式大學,是先后進入“211工程”、“985工程”及國家“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的全國重點大學,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新時代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為目標,肩負著培養具有家國情懷,追求卓越、引領未來的領軍人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一、招生對象及報名條件

      一、招生對象及報名條件

      在我校安排強基計劃招生的省份,符合2021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報名條件,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成績拔尖,具有強烈的專業興趣、科研志向,并有志于將來從事相關領域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畢業生均可申請報名。

      申請報名考生分為以下兩類:

      第一類:綜合素質全面且高考成績優異的考生(簡稱:第一類考生)。

      第二類:基礎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簡稱:第二類考生),考生在高中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五項學科競賽(數學、物理、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任一科目全國決賽二等獎及以上獎項,獲獎名單以中國科協(http://gs.cyscc.org/)公示為準。

      二、招生專業及招生計劃

      結合我校相關專業優勢與辦學特色,強基計劃招生專業有數學類(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化學類,招生計劃詳見報名平臺。

      各招生專業、招生科類和高考綜合改革省份選考科目要求如下:

      根據各省高考綜合改革進程、中學素質教育推進情況以及我校歷年招生情況,在陜西、河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省份招生,具體招生省份和分省招生計劃以強基計劃報名平臺公布為準。

      三、報名方式與選拔程序

      (一)報名時間和辦法

      4月10日至4月30日考生可登錄西北工業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網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699)按要求準確、完整地完成網上報名。

      (二)考生參加統一高考。

      (三)報考我校“強基計劃”的考生不能兼報其他高校。

      (四)每位考生可填報三個專業志愿。

      (五)報名考生確認考試

      報名考生須于6月10日至6月18日在報名平臺確認是否參加我校考核,并簽署誠信承諾書。逾期未確認或未簽署誠信承諾書者視為放棄參加考核以及后續錄取資格。我校將在確認參加考核的考生中根據入圍校考辦法確定入圍名單。

      (六)入圍校考辦法

      6月26日前,對于第一類考生,依據高考成績(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按分省招生計劃數的4倍確定各省入圍考核考生名單并公示入圍標準,末位同分同入圍。

      對于第二類考生,達到我校破格入圍的條件即可入圍考核環節。

      入圍考生高考成績須達到生源所在省份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對于實施高考綜合改革及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按照該省份確定的相應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執行;對于第一類考生,高考成績還須達到生源所在省高考滿分的75%。

      (七)考核安排

      我校于7月2日前舉行考核(含面試和體質測試),具體事項請考生關注我校本科招生信息網公告。

      1.面試考核

      采取專家、考生“雙隨機”抽簽的方式,測試全程錄音錄像。采取專家組與考生一對一面試模式,考核學生的思想政治、創新能力、興趣志向、科研潛質、科學精神、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洞察力、靈活運用知識創造性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心理素質。

      在考慮專業等因素的基礎上隨機分組面試專家,每組包含理科、工科、文科、藝術等各類別專家不少于5名;考生按生源地隨機分組;第二類考生面試時間每人不少于60分鐘。

      2.考生綜合素質考核

      考生綜合素質檔案作為面試的觀測點之一,并在面試中考核使用。

      3.體質測試

      進入考核的考生須參加我校組織的體質測試,學生在六項測試項目中限選三項(選定后不得更改),其中測試成績有兩項及以上不合格者不予錄取(測試辦法詳見附件1),合格標準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中高三畢業生體質測試評價指標執行。

      測試項目:體重指數(BMI)、肺活量、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50米跑、男生引體向上/女生1分鐘仰臥起坐。

      (八)錄取辦法

      1.綜合成績折算辦法

      第一類、第二類考生的高考成績、面試成績分別占綜合成績的85%和15%,面試成績滿分100分,其綜合成績計算辦法:

      綜合成績=高考成績/高考滿分×85+面試成績×15%

      綜合成績保留小數點后兩位,按綜合成績高低進行排序。同分情況下依次按高考成績、面試成績、數學、語文、外語單科成績排序。

      2.確定錄取名單

      對于第一類考生,根據考生填報志愿和在相關省份強基計劃的招生名額,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確定預錄取名單,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確定專業。

      對于第二類考生,綜合成績達到同省份第一類考生最低錄取分數線的,予以錄取。

      我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按招生計劃審定強基計劃預錄取名單,并報各省級招辦審核,辦理錄取手續。

      錄取名單將于7月5日左右在我校本科招生信息網公示。被正式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本省后續高考志愿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正常參加本省后續各批次高考志愿錄取。

      四、培養方案

      強基計劃錄取學生,根據錄取專業對應進入我校數學與統計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進行專門培養。整個培養過程參照我校拔尖人才培養高地、教育教學改革前沿陣地——教育實驗學院(榮譽學院)的培養模式,為強基計劃學生配備一流的師資,提供優勢資源和平臺,實行導師制、小班化、探究式教學,加強通識教育、夯實數理化基礎、提升國際化交流水平。培養有志于長期從事國家亟需關鍵領域和重大基礎學科,具有優秀綜合素質、扎實理工基礎的領軍人才。

      數學類專業結合數學與統計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專業優勢資源,聚焦數據科學、智能科技、先進制造和航空宇航等國防安全領域對于分析、代數、幾何、統計等基礎數學的強烈需求,面向科學計算理論與方法、網絡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復雜系統動力學與控制、統計與復雜性科學、計算幾何與圖像信息處理等國際科技前沿,致力于為數學和國防科技領域培養“數理基礎堅實、實踐能力突出、專業思維寬廣、綜合素養深厚”的高層次創新型數學拔尖領軍人才。

      應用物理學專業結合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應用物理學專業優勢,面向未來空間技術與工程中的物理與技術問題,如空間站材料物理、凝聚態物理、微納光子與信息光學等國際前沿問題及國防技術領域的重大戰略需求,培養具有堅實物理基礎、獨立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未來能在引領人類發展進步的國家重大需求領域從事物理學和相關國防關鍵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成為科學家、總師等各類領軍人才。

      化學類專業結合化學與化工學院長期以來服務國防軍工的專業優勢,面向國家發展中關于新材料和新工藝的重大卡脖子難題和基礎理論的原始創新,圍繞智能與高性能材料、能源與催化、綠色化學過程等國際前沿科學問題及國防技術領域重大戰略需求,以新工科建設為契機,培養具有堅實化學理論基礎、實踐能力、獨立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未來能在國民經濟主戰場和國防科技領域從事化學基礎研究和重要功能材料研發的“理工復合型”領軍人才。

      進入強基計劃的學生,實行“3+1+N”的“本碩”或“本博”銜接人才培養模式,鼓勵選擇“本博”模式。“3+1”為本科強基學習和本科階段本博或本碩銜接學習年限;“N”為所在學科的博士或碩士學習年限。

      本科強基學習階段實施動態分流和補入機制。每學年結束后進行一次考核,未達到要求的學生分流出強基計劃,轉至錄取強基計劃專業對應的普通類專業進行后續培養。由學生轉出后留置的空缺名額,根據實際需要,通過在普通類專業遴選優秀學生進行補充,轉入學生需補修相關課程。

      成績考核符合要求的強基計劃學生,碩博階段既可在本學科深造,也可以學科交叉培養。

      五、獎勵激勵

      (一)設立強基計劃創新專項獎助金,用以支持學生在學業導師指導下進行創新創業、實踐實訓、高挑戰度實踐、參與重大科研任務等方面的工作。

      (二)設立強基計劃學業專項獎助金,對強基計劃學生全覆蓋。同時,在我校獎助學金評選中,對強基計劃學生進行傾斜。

      (三)設立強基計劃國際交流專項獎助金,資助學生赴海外知名高校和機構開展交流學習、實習實踐、科研訓練等。

      (四)符合條件的學生,均享有免試攻讀相關領域相關專業方向研究生的激勵政策。

      六、其他說明

      (一)關于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已建立省級統一信息平臺省份,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將考生電子化的綜合素質檔案提供給我校。尚未建立省級統一信息平臺省份,由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匯總本地各中學報考學生的綜合素質檔案后,統一上傳至強基計劃報名平臺。

      (二)對于綜合素質檔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將取消強基計劃的報名、考試和錄取資格,并將有關情況通報有關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或教育行政部門,取消其當年高考報名、考試和錄取資格,并視情節輕重給予3年內暫停參加各類國家教育考試的處理。已經入學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關規定處理取消學籍,畢業后發現的取消畢業證、學位證。中學應當對所出具的材料認真核實,出現弄虛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關措施的權利。

      (三)強基計劃錄取考生入學后原則上不允許轉專業。

      (四)選拔測試期間,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費用自理。入圍高校考核的家庭經濟困難考生可向我校提出申請,可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費和住宿補貼。

      (五)我校未委托任何個人或中介組織開展強基計劃等考試招生有關工作,不舉辦任何形式的營利性培訓活動。

      (六)我校考核工作方案視疫情防控情況將可能作出相應調整,若有調整,屆時將另行通知。

      七、監督保障機制

      (一)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招生工作在我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由招生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的組織和實施。在實施過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開、錄取標準公示,確保選拔方法公平。

      (二)我校將對錄取的學生進行入學資格復查,對不具備入學資格的學生,按教育部相關規定處理。

      (三)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招生工作接受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并接受社會監督。社會監督和投訴電話:029-88493708。

      八、咨詢方式

      地址:西安市碑林區友誼西路127號

      郵編:710072

      招生咨詢電話:029-88460206

       

      咨詢微信:swytms

      取消

      感謝您的關注,我們會繼續努力!

      掃碼支持
      添加微信,在線溝通
      中國優朗總部:浙江.杭州市拱墅區湖墅南路356號錦繡大廈5層 優朗全國400-800-8273 
      杭州 | 上海 | 北京 | 廣州 | 深圳 | 南京 | 南昌 | 武漢 | 濟南 | 鄭州 | 哈爾濱 | 福州 | 太原 | 沈陽 | 西安 | 成都 | 長春 | 天津 | 青島
      優朗專注:強基計劃面試培訓、綜合評價面試培訓、三位一體面試培訓、港校面試培訓、AEAS培訓、高校升學指導服務 
      版權所有:優朗教育  網站備案號:浙ICP備16047794號-1   站點統計:
      浙公安備案號:3301050200549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煌市| 邵阳市| 鞍山市| 奉化市| 孝感市| 崇阳县| 海林市| 乾安县| 两当县| 秦皇岛市| 城口县| 富川| 舒兰市| 绥芬河市| 安阳市| 德安县| 广饶县| 彭州市| 岑溪市| 崇信县| 孟津县| 柏乡县| 邮箱| 霍邱县| 石景山区| 和林格尔县| 沧州市| 弥勒县| 连江县| 绥江县| 扶余县| 慈利县| 克拉玛依市| 即墨市| 松滋市| 镇远县| 二手房| 青冈县| 辽宁省| 桦南县| 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