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直達:
      36所高校強基計劃分數線匯總(三十三)——大連理工大學
      發布人:優朗強基計劃 發布時間:2020/9/21 11:25:54

               2020年是強基計劃首年,國家教育部取消自主招生,轉而將目光投向更具體的基礎學科領域,聚集36所雙一流高校開展強基計劃招生,選拔優秀學生作為人才儲備,并輔以細致入微的培養方案,對入選者進行深造培養,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領域。

      從整體招生流程來看,各大高校于5月上旬開始布局,紛紛公告“解讀強基計劃培養方案”;招生簡章緊隨其后發布,其內容對報考條件、選拔錄取程序等作出規定,分“網上報名(5月底截止)—參加高考(7月)—入圍校測(7月下旬)—筆試/面試(7月底-8月初)—擇優錄取(平臺公示錄取名單)”五大環節;據統計,強基計劃考生成績按照“高考成績85%+校考成績15%”計分,考生僅能報考一所強基計劃高校,且一旦填報強基志愿后,不可再參加其余批次錄取,充分體現強基計劃招生嚴格性。

       

       

      此外,隨著“高分考生將強基計劃作為保底”等論調甚囂塵上,它的雙刃劍作用逐步展露:強基計劃招生專業多為“不太熱門”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哲學、歷史等學科;而校方培養方案對于志在碩博的學生更有價值。由此,熱衷于就業工作、熱門高薪專業的學生慎報強基計劃。

       

      在此為各位未來高考生列舉36所強基計劃招生高校,分別是: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本篇主要分析“2020年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錄取分數線及錄取情況”,希望本文內容能夠為考生提供參考,找準備考方向及重點!同時建議大家針對大工強基計劃面試,進行專項訓練提升,包括面試口語、答題技巧、思維構造等方面!

       

      一、2020年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錄取情況

       建校以來,大連理工大學秉承“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訓,以科研平臺為依托、科研項目為引領,始終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需求。2020年大連理工大學充分發揮理科教學優勢,開展強基計劃招生。

       

      從錄取目的來看,2020年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錄取以“選拔培養優秀高中畢業生,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高端頂尖人才,實現大連理工大學社會棟梁與專業精英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宗旨,因此,2020年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錄取專業側重理科,錄取總人數為120人,源自數學類、物理學、化學類、生物科學、歷史學、哲學等6個專業大類。

       

       2020大工強基計劃錄取流程分為網上報名、參加高考、校測考核幾個環節,若考生成功被錄取為大工強基計劃學生,校方將實行全面選課、主輔修制、轉專業、三學期制、國內外名校交流等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措施。匯聚熱愛教育、造詣深厚、德才兼備的專家學者共同組成的學業輔導體系,負責開展專業教育、學業輔導、學涯規劃、思政教育等,各施所長、協同育人。

       

      此外,大連理工大學為強基計劃學生量身打造育人模式,支持學生跨學科、跨專業、跨層次、跨學校修讀課程。由此,大工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得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能力和志趣自主安排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以及學習進程,建立循序漸進的科研訓練體系。例如:對于強基計劃優秀學生,大連理工大學實施靈活的課程替代、免修、免聽、緩修、學分認定等制度,在境外交流、獎學金等方面予以適當優先考慮。

      但是有一點需要提醒大家:2020年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招生簡章明確規定,該培養方案實施動態進出和階段分流,若學生無法完成相應考核,將被轉移至普通班學習。因此,大家在報考大工強基計劃前應做好規劃及心理準備,入學后適應學習節奏。

      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初審結果可查看校本科招生網公告。入圍學生在7月28日-29日參加校測考核,既有面試,又有體育測試。最晚在8月5日前確定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預錄取名單。

       

       根據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錄取情況、考核流程等內容推測,想要報考該計劃,最好具備理科特長,但需要熟練掌握基礎學科內容,同時具有較廣的知識面。建議大家利用課余時間多讀讀各類學術雜志、期刊、新聞網站等。

       

      二、2020年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

      大工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在7月26日左右公布,考生須登錄報名系統查詢并確認結果。下圖為大連理工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公示數據,可以發現該校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集中在630-670分,各省市有所差異,且理科專業分數線大約高出文科專業20分左右。詳情如下:

       

       

      三、2020年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錄取分數線

      2020年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錄取生源來自全國18個省市,2021年招生范圍是否會進一步擴大,屆時會有更具體通知。如下圖所示,2020年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錄取分數線各有差異。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廈大強基計劃錄取分數線以專業為劃分界限,想要報考大工強基計劃的考生不僅要熟知個人水平能否達標,還需要對學校所開設的強基專業有充分了解,清晰認知未來發展方向,不要白白浪費考位。來年招生情況或錄取政策會發生哪些變化敬請期待

      四、大工強基計劃面試

       結合2020年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相關規定,該校將在面試中安排多學科專家組成專家組,根據考生報考專業組進行面試。考生的高中生綜合素質檔案評審納入面試考核環節,考試內容為學科專業素養與綜合能力。面試將依據考生的現場考核表現并結合學生綜合素質檔案進行綜合評定成績。最終考生取得的綜合成績=高考成績×85%+高校考核成績×(當地高考滿分值/100)×15% 。

       考生在備考時應當注重“面試答題思維及面試技巧”,多做一些競賽題既有助于鞏固基礎知識,同時可以活躍思維,增加反應力,在面對考官提問時,能夠短時間內找出突破口,尤其是做一些與所報專業相關的高頻考題、實驗題、科學原理題等。建議各位考生結合自己所報專業進行準備,選擇一套競賽例題精講,每天抽出時間練練答題手感,相信對思維力提升很有幫助!


       咨詢微信:swytms

           

      36所高校強基計劃分數線匯總(三十三)——大連理工大學

      發布人:優朗強基計劃

               2020年是強基計劃首年,國家教育部取消自主招生,轉而將目光投向更具體的基礎學科領域,聚集36所雙一流高校開展強基計劃招生,選拔優秀學生作為人才儲備,并輔以細致入微的培養方案,對入選者進行深造培養,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領域。

      從整體招生流程來看,各大高校于5月上旬開始布局,紛紛公告“解讀強基計劃培養方案”;招生簡章緊隨其后發布,其內容對報考條件、選拔錄取程序等作出規定,分“網上報名(5月底截止)—參加高考(7月)—入圍校測(7月下旬)—筆試/面試(7月底-8月初)—擇優錄取(平臺公示錄取名單)”五大環節;據統計,強基計劃考生成績按照“高考成績85%+校考成績15%”計分,考生僅能報考一所強基計劃高校,且一旦填報強基志愿后,不可再參加其余批次錄取,充分體現強基計劃招生嚴格性。

       

       

      此外,隨著“高分考生將強基計劃作為保底”等論調甚囂塵上,它的雙刃劍作用逐步展露:強基計劃招生專業多為“不太熱門”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哲學、歷史等學科;而校方培養方案對于志在碩博的學生更有價值。由此,熱衷于就業工作、熱門高薪專業的學生慎報強基計劃。

       

      在此為各位未來高考生列舉36所強基計劃招生高校,分別是: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本篇主要分析“2020年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錄取分數線及錄取情況”,希望本文內容能夠為考生提供參考,找準備考方向及重點!同時建議大家針對大工強基計劃面試,進行專項訓練提升,包括面試口語、答題技巧、思維構造等方面!

       

      一、2020年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錄取情況

       建校以來,大連理工大學秉承“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訓,以科研平臺為依托、科研項目為引領,始終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需求。2020年大連理工大學充分發揮理科教學優勢,開展強基計劃招生。

       

      從錄取目的來看,2020年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錄取以“選拔培養優秀高中畢業生,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高端頂尖人才,實現大連理工大學社會棟梁與專業精英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宗旨,因此,2020年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錄取專業側重理科,錄取總人數為120人,源自數學類、物理學、化學類、生物科學、歷史學、哲學等6個專業大類。

       

       2020大工強基計劃錄取流程分為網上報名、參加高考、校測考核幾個環節,若考生成功被錄取為大工強基計劃學生,校方將實行全面選課、主輔修制、轉專業、三學期制、國內外名校交流等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措施。匯聚熱愛教育、造詣深厚、德才兼備的專家學者共同組成的學業輔導體系,負責開展專業教育、學業輔導、學涯規劃、思政教育等,各施所長、協同育人。

       

      此外,大連理工大學為強基計劃學生量身打造育人模式,支持學生跨學科、跨專業、跨層次、跨學校修讀課程。由此,大工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得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能力和志趣自主安排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以及學習進程,建立循序漸進的科研訓練體系。例如:對于強基計劃優秀學生,大連理工大學實施靈活的課程替代、免修、免聽、緩修、學分認定等制度,在境外交流、獎學金等方面予以適當優先考慮。

      但是有一點需要提醒大家:2020年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招生簡章明確規定,該培養方案實施動態進出和階段分流,若學生無法完成相應考核,將被轉移至普通班學習。因此,大家在報考大工強基計劃前應做好規劃及心理準備,入學后適應學習節奏。

      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初審結果可查看校本科招生網公告。入圍學生在7月28日-29日參加校測考核,既有面試,又有體育測試。最晚在8月5日前確定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預錄取名單。

       

       根據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錄取情況、考核流程等內容推測,想要報考該計劃,最好具備理科特長,但需要熟練掌握基礎學科內容,同時具有較廣的知識面。建議大家利用課余時間多讀讀各類學術雜志、期刊、新聞網站等。

       

      二、2020年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

      大工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在7月26日左右公布,考生須登錄報名系統查詢并確認結果。下圖為大連理工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公示數據,可以發現該校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集中在630-670分,各省市有所差異,且理科專業分數線大約高出文科專業20分左右。詳情如下:

       

       

      三、2020年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錄取分數線

      2020年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錄取生源來自全國18個省市,2021年招生范圍是否會進一步擴大,屆時會有更具體通知。如下圖所示,2020年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錄取分數線各有差異。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廈大強基計劃錄取分數線以專業為劃分界限,想要報考大工強基計劃的考生不僅要熟知個人水平能否達標,還需要對學校所開設的強基專業有充分了解,清晰認知未來發展方向,不要白白浪費考位。來年招生情況或錄取政策會發生哪些變化敬請期待

      四、大工強基計劃面試

       結合2020年大連理工大學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相關規定,該校將在面試中安排多學科專家組成專家組,根據考生報考專業組進行面試。考生的高中生綜合素質檔案評審納入面試考核環節,考試內容為學科專業素養與綜合能力。面試將依據考生的現場考核表現并結合學生綜合素質檔案進行綜合評定成績。最終考生取得的綜合成績=高考成績×85%+高校考核成績×(當地高考滿分值/100)×15% 。

       考生在備考時應當注重“面試答題思維及面試技巧”,多做一些競賽題既有助于鞏固基礎知識,同時可以活躍思維,增加反應力,在面對考官提問時,能夠短時間內找出突破口,尤其是做一些與所報專業相關的高頻考題、實驗題、科學原理題等。建議各位考生結合自己所報專業進行準備,選擇一套競賽例題精講,每天抽出時間練練答題手感,相信對思維力提升很有幫助!


       咨詢微信:swytms

      取消

      感謝您的關注,我們會繼續努力!

      掃碼支持
      添加微信,在線溝通
      中國優朗總部:浙江.杭州市拱墅區湖墅南路356號錦繡大廈5層 優朗全國400-800-8273 
      杭州 | 上海 | 北京 | 廣州 | 深圳 | 南京 | 南昌 | 武漢 | 濟南 | 鄭州 | 哈爾濱 | 福州 | 太原 | 沈陽 | 西安 | 成都 | 長春 | 天津 | 青島
      優朗專注:強基計劃面試培訓、綜合評價面試培訓、三位一體面試培訓、港校面試培訓、AEAS培訓、高校升學指導服務 
      版權所有:優朗教育  網站備案號:浙ICP備16047794號-1   站點統計:
      浙公安備案號:3301050200549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册亨县| 淳安县| 丽江市| 嘉荫县| 陇南市| 丹江口市| 康平县| 田阳县| 海晏县| 青河县| 永和县| 高碑店市| 广饶县| 奉新县| 许昌市| 永丰县| 海宁市| 大兴区| 蒙自县| 色达县| 福鼎市| 三河市| 贵阳市| 泌阳县| 肃宁县| 潮安县| 休宁县| 藁城市| 张家界市| 沽源县| 六枝特区| 桐柏县| 墨竹工卡县| 丁青县| 怀仁县| 牡丹江市| 隆安县| 汉中市| 苏尼特左旗| 临沂市| 利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