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直達:
      全面解讀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與港科大的關系?培養模式?研究生招生課程?
      發布人:優朗國際英語 發布時間:2021/9/13 11:33:02

      “大學不是一個象牙塔,我們有責任更有義務承擔社會上的一些重要挑戰。從基礎到應用,我們必須去真正解決問題,做出一所大學的貢獻。”港科大(廣州)創校校長倪明選教授說,“大灣區科技走廊正在崛起,需要合適時代需求的學術架構以推動新的發展。”

      想必現在大家對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還有些陌生,本文小編將整理出以下幾個比較重要的問題,來引導大家對此有一個最初的認識,也歡迎大家有興趣可以留言與小編做進一步的探討和學習。

      1、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與香港科技大學是怎樣的關系?

      ●香港科技大學(簡稱港科大)自1991年創立以來,秉持銳意創新、與時并進、博大包容、堅持原創的理念,在教育、科研和知識轉移等方面均取得長足進展。短短三十年間,港科大于全球高校排名節節上升,被公認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年輕學府。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簡稱港科大(廣州))以其融合的學科架構,與港科大清水灣校園的深厚學科根基相輔相成,展示港科大重塑未來教育模式的理想與抱負。

       

      “港科大一體,雙;パa”

      港科大(廣州)法人獨立、財政獨立,地位平等,與港科大是兩個學校,但都共享港科大這個名字,希望達到學術、科研和知識轉移的互補,做到一加一大于二。目前,全世界還沒有這種案例可以借鑒,與加州大學系統不一樣,港科大雙校既獨立,但也有統一的教師聘用標準和學生培養標準,還會有雙博士,兩校之間的協同非常緊密。

      學生可以選擇兩個校園的課程,兩個校園的師資、招生標準、畢業標準水平一致。港科大兩個校園都會給教室配備相應的設備,來保證兩校的課程都可以滿足mixed mode(線上線下混合授課)的要求。港科大一直都有與別的學校聯合開設雙博士的經驗,因此也希望通過港科大(廣州),讓學生有機會兼修傳統學科和跨學科。

      2、港科大(廣州)選址廣州市南沙區,將如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和發展?

      2017年3月,廣州市市長溫國輝訪問港科大,提出邀請港科大到廣州辦學的意愿;
      2017年8月,港科大校董會廖長城主席與史維校長等拜訪廣州市,進一步明確廣州歡迎港科大到廣州辦學;
      2018年12月21日,香港科技大學正式與廣州市人民政府和廣州大學簽署協定,合作籌建香港科技大學(廣州)。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園)是香港科技大學與廣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設的新校園,由廣州提供資金與土地支持,港科大主導建校過程。港科大(廣州)坐落于廣州市南沙區,毗鄰廣深港高鐵慶盛站,從香港西九龍高鐵站至慶盛站只需30分鐘,計劃于2022年投入使用。

       

      粵港澳大灣區在過去幾十年里飛速發展,但是當前也面臨人才供給不足的問題,而香港雖然擁有好幾所水平出眾的高校,卻缺乏配套的上下游產業鏈條以及市場。因此,港科大(廣州)將會連結香港、港科大的人才優勢與大灣區的豐富資源,促進自身和地區的發展。

      3、港科大(廣州)對于交叉學科的培養計劃和模式是什么?

      “四個樞紐(Hub)16個專業”

      港科大(廣州)采用獨特的樞紐架構模式,以促進融合學科教育、研究及知識轉移的發展。在學科規劃方面,港科大(廣州)將劃分為四個樞紐,共設置16個專業,其中包括先進材料、人工智能、微電子、可持續能源與環境等專業。樞紐就宛如一個飛機場,學校歡迎各個學科在里面來來往往。四個樞紐包括了以硬科學為主的功能樞紐;軟科學或者說信息科學為主的信息樞紐;結合硬科學和軟科學就能建立系統,所以有系統樞紐;科技服務社會,因此還有更貼近社會需求的社會樞紐。

       

      (1)功能樞紐

      嚴謹探究和理解自然科學的基本屬性與特點,并通過不斷的突破與跨學科協作,以精深知識促進融合與重組的創新,集最前沿之想法解現實發展之困,對社會進步產生重大影響。目前主要關注下列四個重點融合學域,分別是先進材料、地球與海洋大氣科學、微電子以及可持續能源與環境。

      (2)信息樞紐

      本樞紐下設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分析、物聯網、計算媒體與藝術等四個學域,將與廣州校園其他三大樞紐以及清水灣校園的課程進行合作,開展交叉學科的研究和教育。我們將在這些學域開設最前沿的基礎及核心課程,并推進產學結合及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尖端研究,不僅會推動區域(亦即大灣區)的發展,更將對全球的未來帶來積極影響。

      (3)系統樞紐

      建設整合離散科技的研究平臺,并在系統面向實現功能集成;將深具影響力的科技引入大灣區,并探索于相關行業或社會場景的實際應用。目前下設的融合學域涉及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機器人與自主系統、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工程等前沿領域,研究重點包括工業4.0的規劃與實施、多種交通感知方式的信息融合、個人輔助機器人與人機交互、再生醫學與健康老齡化。

      (4)社會樞紐

      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和回應市場需求,目前主要關注下列四個重點融合學域,分別是城市治理與設計、創新創業與公共政策、金融科技以及MBA+。目前,社會樞紐已開設三個學域的哲學碩士/哲學博士課程:城市治理與設計、創新創業與公共政策和金融科技。MBA+學域計劃于2022年9月開設首個課程:MBA+創新創業。

      4、香港科技大學(廣州)2022/23秋季學期入學可申請哪些課程?申請時間?

      2022/23秋季入學的研究生課程

       

      2022/23 秋季入學時間表
      2021 年 9 月 1 日:申請開放
      2021 年 12 月 15 日:第一輪申請結束
      2022 年 3 月 1 日:第二輪申請結束
      2022 年 8 月中旬:計劃注冊

      申請流程
      ·在pg.ust.hk/apply查看申請程序
      ·在pg.ust.hk/applynow網上申請
      ·勾選網上入學系統中的相關方框,表明你希望被考慮在試驗計劃下入學

      查詢
      功能中心:gzfunction@ust.hk
      資訊中心:gzinfo@ust.hk
      社會中心:gzsociety@ust.hk
      系統中心:gzsystems@ust.hk

           

      全面解讀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與港科大的關系?培養模式?研究生招生課程?

      發布人:優朗國際英語

      “大學不是一個象牙塔,我們有責任更有義務承擔社會上的一些重要挑戰。從基礎到應用,我們必須去真正解決問題,做出一所大學的貢獻。”港科大(廣州)創校校長倪明選教授說,“大灣區科技走廊正在崛起,需要合適時代需求的學術架構以推動新的發展。”

      想必現在大家對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還有些陌生,本文小編將整理出以下幾個比較重要的問題,來引導大家對此有一個最初的認識,也歡迎大家有興趣可以留言與小編做進一步的探討和學習。

      1、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與香港科技大學是怎樣的關系?

      ●香港科技大學(簡稱港科大)自1991年創立以來,秉持銳意創新、與時并進、博大包容、堅持原創的理念,在教育、科研和知識轉移等方面均取得長足進展。短短三十年間,港科大于全球高校排名節節上升,被公認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年輕學府。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簡稱港科大(廣州))以其融合的學科架構,與港科大清水灣校園的深厚學科根基相輔相成,展示港科大重塑未來教育模式的理想與抱負。

       

      “港科大一體,雙;パa”

      港科大(廣州)法人獨立、財政獨立,地位平等,與港科大是兩個學校,但都共享港科大這個名字,希望達到學術、科研和知識轉移的互補,做到一加一大于二。目前,全世界還沒有這種案例可以借鑒,與加州大學系統不一樣,港科大雙校既獨立,但也有統一的教師聘用標準和學生培養標準,還會有雙博士,兩校之間的協同非常緊密。

      學生可以選擇兩個校園的課程,兩個校園的師資、招生標準、畢業標準水平一致。港科大兩個校園都會給教室配備相應的設備,來保證兩校的課程都可以滿足mixed mode(線上線下混合授課)的要求。港科大一直都有與別的學校聯合開設雙博士的經驗,因此也希望通過港科大(廣州),讓學生有機會兼修傳統學科和跨學科。

      2、港科大(廣州)選址廣州市南沙區,將如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和發展?

      2017年3月,廣州市市長溫國輝訪問港科大,提出邀請港科大到廣州辦學的意愿;
      2017年8月,港科大校董會廖長城主席與史維校長等拜訪廣州市,進一步明確廣州歡迎港科大到廣州辦學;
      2018年12月21日,香港科技大學正式與廣州市人民政府和廣州大學簽署協定,合作籌建香港科技大學(廣州)。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園)是香港科技大學與廣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設的新校園,由廣州提供資金與土地支持,港科大主導建校過程。港科大(廣州)坐落于廣州市南沙區,毗鄰廣深港高鐵慶盛站,從香港西九龍高鐵站至慶盛站只需30分鐘,計劃于2022年投入使用。

       

      粵港澳大灣區在過去幾十年里飛速發展,但是當前也面臨人才供給不足的問題,而香港雖然擁有好幾所水平出眾的高校,卻缺乏配套的上下游產業鏈條以及市場。因此,港科大(廣州)將會連結香港、港科大的人才優勢與大灣區的豐富資源,促進自身和地區的發展。

      3、港科大(廣州)對于交叉學科的培養計劃和模式是什么?

      “四個樞紐(Hub)16個專業”

      港科大(廣州)采用獨特的樞紐架構模式,以促進融合學科教育、研究及知識轉移的發展。在學科規劃方面,港科大(廣州)將劃分為四個樞紐,共設置16個專業,其中包括先進材料、人工智能、微電子、可持續能源與環境等專業。樞紐就宛如一個飛機場,學校歡迎各個學科在里面來來往往。四個樞紐包括了以硬科學為主的功能樞紐;軟科學或者說信息科學為主的信息樞紐;結合硬科學和軟科學就能建立系統,所以有系統樞紐;科技服務社會,因此還有更貼近社會需求的社會樞紐。

       

      (1)功能樞紐

      嚴謹探究和理解自然科學的基本屬性與特點,并通過不斷的突破與跨學科協作,以精深知識促進融合與重組的創新,集最前沿之想法解現實發展之困,對社會進步產生重大影響。目前主要關注下列四個重點融合學域,分別是先進材料、地球與海洋大氣科學、微電子以及可持續能源與環境。

      (2)信息樞紐

      本樞紐下設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分析、物聯網、計算媒體與藝術等四個學域,將與廣州校園其他三大樞紐以及清水灣校園的課程進行合作,開展交叉學科的研究和教育。我們將在這些學域開設最前沿的基礎及核心課程,并推進產學結合及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尖端研究,不僅會推動區域(亦即大灣區)的發展,更將對全球的未來帶來積極影響。

      (3)系統樞紐

      建設整合離散科技的研究平臺,并在系統面向實現功能集成;將深具影響力的科技引入大灣區,并探索于相關行業或社會場景的實際應用。目前下設的融合學域涉及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機器人與自主系統、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工程等前沿領域,研究重點包括工業4.0的規劃與實施、多種交通感知方式的信息融合、個人輔助機器人與人機交互、再生醫學與健康老齡化。

      (4)社會樞紐

      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和回應市場需求,目前主要關注下列四個重點融合學域,分別是城市治理與設計、創新創業與公共政策、金融科技以及MBA+。目前,社會樞紐已開設三個學域的哲學碩士/哲學博士課程:城市治理與設計、創新創業與公共政策和金融科技。MBA+學域計劃于2022年9月開設首個課程:MBA+創新創業。

      4、香港科技大學(廣州)2022/23秋季學期入學可申請哪些課程?申請時間?

      2022/23秋季入學的研究生課程

       

      2022/23 秋季入學時間表
      2021 年 9 月 1 日:申請開放
      2021 年 12 月 15 日:第一輪申請結束
      2022 年 3 月 1 日:第二輪申請結束
      2022 年 8 月中旬:計劃注冊

      申請流程
      ·在pg.ust.hk/apply查看申請程序
      ·在pg.ust.hk/applynow網上申請
      ·勾選網上入學系統中的相關方框,表明你希望被考慮在試驗計劃下入學

      查詢
      功能中心:gzfunction@ust.hk
      資訊中心:gzinfo@ust.hk
      社會中心:gzsociety@ust.hk
      系統中心:gzsystems@ust.hk

      取消

      感謝您的關注,我們會繼續努力!

      掃碼支持
      添加微信,在線溝通
      中國優朗總部:浙江.杭州市拱墅區湖墅南路356號錦繡大廈5層 優朗全國400-800-8273 
      杭州 | 上海 | 北京 | 廣州 | 深圳 | 南京 | 南昌 | 武漢 | 濟南 | 鄭州 | 哈爾濱 | 福州 | 太原 | 沈陽 | 西安 | 成都 | 長春 | 天津 | 青島
      優朗專注:強基計劃面試培訓、綜合評價面試培訓、三位一體面試培訓、港校面試培訓、AEAS培訓、高校升學指導服務 
      版權所有:優朗教育  網站備案號:浙ICP備16047794號-1   站點統計:
      浙公安備案號:33010502005499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良县| 安多县| 龙陵县| 喀什市| 子洲县| 南投县| 南宁市| 元氏县| 崇信县| 平湖市| 宜城市| 咸丰县| 沙坪坝区| 苍梧县| 孝昌县| 樟树市| 句容市| 卢湾区| 静乐县| 达孜县| 赤壁市| 大石桥市| 南郑县| 项城市| 辽阳县| 房山区| 建水县| 章丘市| 大化| 枞阳县| 仁怀市| 历史| 星子县| 双牌县| 边坝县| 三江| 平顺县| 文安县| 峡江县| 黑河市| 三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