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C已經公布了2022年廣東省綜合評價入學測試的安排,測試時間為6月18至19日,入學測試科目為英語面試、體育科目測試。和往年一樣,今年UIC仍將采用“雙機位”網絡遠程線上的方式進行。
為讓考生提前了解入學測試流程,確保考試環境、設備功能等滿足學校要求,對于所有通過UIC綜合評價錄取入學測試考試資格審核的考生,將在6月11日至16日期間獲安排進行“雙機位”網絡遠程軟硬件測試。
測試的目的是使考生順利參加正式入學測試,考生需要按學校規定的時間完成“雙機位”軟硬件測試。
根據往年入學測試安排,UIC綜評入學測試一共包含三個環節,正常測試時間大約12分鐘。UIC綜合評價測試具體考核內容及備考攻略請參考:
朗讀文章,并回答考官提問(4 分鐘)
首先,考生電腦屏幕上會出現一篇文章材料,給予考生準備時間可以在心里默讀一遍,大家可以好好利用準備時間快速瀏覽材料。
接著,考生需要大聲朗讀文章,這也是英文閱讀能力和朗讀能力的雙重體現。
建議考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注意思考和梳理,比如文章主旨是什么,發生了什么事情,有哪些核心人物等,因為最后考官會根據文章內容進行發散性提問,比如在全球化背景下,該如何保護中國文化。
問題不是非黑即白的,也不是用簡單的一兩個詞就可以說清楚的,所以,大家的回答內容務必決定了需要賦予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建議分點分角度去闡述觀點,不同的人群看待此問題的看法和建議會有所不同,不同階層和崗位的人可以做的事情也有區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朗讀一句諺語,并向考官釋義(3 分鐘)
考生們需先讀一句諺語,然后用英語將其中的故事性內容表達出來,這也考驗考生。
諺語是一個地區的人民在漫長的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的,被廣泛認可和流傳的文化結晶。因此,作為譯者千萬不能望文生義,而是要根據英語文化的特點,在保留諺語愿意的基礎上,使得翻譯解釋過來的諺語能夠跨越中英之間的文化障礙,讓讀者能夠理解諺語本身想要表達的含義。
為達到這一目的,考生須根據不同的情況借助于不同的翻譯方法。比較常見的有:
①直譯法:根據其字面意思直接翻譯,要求譯者在翻譯時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內容和形式,然后再去考慮翻譯后的語句是否通順合理。例如:
l 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誰笑到最后,誰笑得最好。
l Knowledge is power.知識就是力量。
②意譯法:就是用讀者母語中耳熟能詳的語句和形象來翻譯英文諺語中具有獨特文化內容的翻譯方法。此方法的優點在于能使讀者更加準確地掌握英語諺語原有的含義,避免閱讀過程中對英語諺語產生誤解。但意譯法對考生有著極高的要求,它要求你對母語和英語以及這兩種語言背后的文化都有比較深入的學習和理解。例如:
l A horse stumbles that has four legs.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l Nothing ventured,nothing gaine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l An ass in lion’s skin.狐假虎威。
③直譯兼意譯:顧名思義就是在翻譯過程中將直譯法和意譯法相結合以達到更加準確有效地表達諺語含義的目的。這種方法的好處在于能夠將直譯法保留原文原汁原味和意譯法有利于讀者理解的優點相結合,增加了諺語解釋的準確性。例如:
l A daughter is fairer than her fair mother.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l First catch your hare.先抓到兔子再說,到手的東西才算數。
④釋意法:這種方法和直譯兼意譯有著異曲同工的效果,但釋意法會在對一句諺語采用直譯、意譯或者直譯兼意譯的方法翻譯之后,再加上與之相關的注釋或解釋,從而使讀者更容易理解英語諺語的含義,不過要確保添加的注釋合理可靠。例如:
Bacchus bath drowned more men than Neptune.在酒里淹死的人比海里淹死的多。(Bacchus 是酒神,Neptune 是海神)
回答屏幕上的問題,并回答考官提問(5 分鐘)
屏幕上會出現問題,大家在短暫思考后即需闡述觀點。題目主干肯定不會很長,但主要是能快速知道問題想問什么,不要思維跑偏。將紙筆利用起來,嘗試先列出幾個關鍵詞和框架,這樣在回答過程中就會避免漏說關鍵點的情況,也能使得整個回答思路更有條理。之后的考官提問可能會根據前面的內容做延伸,可能也會問及其他個人類的問題,比如為什么選擇UIC,為什么選擇某個專業之類的,大家可提前做下梳理。
【UIC往年綜評面試真題】
l 城市和農村,你更喜歡在哪度過你的童年?
l 如果退休后,你更喜歡在哪里度過,城市還是農村?
l 能力與天賦你選哪個?怎么利用?
l 你認為目前全球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l 生活中的浪費,比如食品、衣服,選一個并講講其中的壞處
l 如果可以把垃圾變為食物或者汽油,你會怎么選擇?為什么這么選擇?如何變?
添加微信:gangd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