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坐落于廣東深圳,是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按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設立,傳承香港中文大學的辦學理念和學術體系的大學。校長徐楊生先生曾說:我最在意的并不是能夠招到最好的學生,而是通過學校的教育,學生畢業后的水平能夠比清華北大的學生更高,這個增量是讓我最滿足的地方,這是體現一個學校的價值。
▏港中深·四大教育特點 ▏
(一)一個品牌 兩個校園
“一個品牌,兩個校區。”這是李學金教授給出的定位,港中大(深圳)為畢業生們授予香港中文大學頒發的國際通行的學位證書,也授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頒發的教育部認可、內地通行的畢業證書。并且通過三個方面來設置學科,一是香港中文大學的優勢學科,二是結合實際,培養珠三角以及整個國家急需的相關行業人才,三是學科在世界上的發展趨勢。目前,來自世界各地的8000多名優秀學子正在港中大(深圳)求學。
李學金教授還曾在采訪中介紹:
國內高校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為代表的國立(公立)大學,第二類是私人投資或者私人團體投資的私立大學,第三類是國際管理體系的國際化大學。港中大(深圳)屬于第三類國際化大學,由深圳市政府投資,聘請優質專業教師,師資力量比肩甚至超出香港中文大學,由香港中文大學教委審定課程以及考試標準,接受香港政府對香港所有大學的評估。在評估中,國際一流大學教授對港中大(深圳)的學生素質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港中大(深圳)學生素質超出香港其他高校學生。
(二)注重國際化培養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國際化氛圍、以及中英并重的教學環境是其一大特色。國際化教育不單體現在全英文教學上,更體現在對學生國際視野的培養上。截至2022年2月底,港中大(深圳)開展實質性交流與合作的境外名校伙伴已超過120所,遍布世界29個國家和地區,各類國際合作項目超過200個。在校學生中,具有境外學分學習經歷的比例超過60%,在國內高校中名列前茅。
(三)書院制教學方式
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書院是相對于學院來說的另一套并行體系。學院負責專業的設立、培養計劃的制訂、科研項目的開展等教學工作,書院則包含了教學之外的生活、社團等功能,它營造的是家庭概念。
每個書院都有獨一無二的理念和故事,還配有自己的宿舍和食堂。書院里面的學生來自不同學院、不同專業,并且還會定期輪換,比如宿舍里的舍友會一年一換。書院就像一個小型大學,校方希望學生能在里面與不同專業的人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影響。目前六所書院已經全部建成,其中第五和第六所書院均于2022年9月2日隆重舉行成立典禮。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所書院所包含的獨特意義!
第五所——道揚書院
由深圳市百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凌國強先生捐資成立,院名“道揚”旨在紀念凌國強先生的祖輩凌道揚博士。道揚書院的成立既是凌氏家族崇文重教、為國育才的家風承傳,亦是香港中文大學在深港兩地的歷史傳承。在道揚書院,學生可以通過書院提供的各種互動和社會實踐課程,提升領導力、溝通表達能力和人文美學素養,也可與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師生切磋學問、交流想法,在多元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
第六所——厚含書院
厚含,寓意“忠厚、包容、仁義和寬厚”。書院英文名為“Minerva College”,羅馬人將“Minerva”視為等同于希臘神話中的“Athena”,而雅典娜擅長女紅、編制、縫紉、刺繡,無所不能。此間書院由深圳鶴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捐贈,喬雪女士就是守護這所書院的密涅瓦女神。希望學子們能夠一生向善,保持德行,未來成為德才兼備的國之棟梁。
(四)通識教育貫穿整個大學
學校的通識課課程量大,占總課時的六分之一,還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體系和成套的自編教材,通過小班研討、學生思辨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識辨能力和對歷史以及社會整體的認識。美國海外對具有通識課程的大學進行過評比,香港中文大學位列榜首。
▏港中深·五種招生模式 ▏
港中大(深圳)招生方式多樣,有高考提前批次招生、綜合評價招生、藝術類招生、外語類保送生和自主招生五種招生模式,下面將對此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1)高考提前批次招生模式
面向北京、天津、重慶、河北、遼寧、黑龍江、江蘇、浙江、上海、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廣西23個省(區、市)在高考提前批次按照普通高考錄取模式,完全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擇優錄取。高考英語單科成績須達到120分(滿分150分)及以上。
(2)綜合評價招生模式
面向廣東、浙江、上海、山東、福建及江蘇6個省(市)在綜合評價對應批次按照綜合評價錄取模式,依據以上6省(市)綜合評價招生簡章錄取辦法擇優錄取。綜合評價成績=高考成績(占比60%)+入學測試成績(占比30%)+高中學業水平合格考試成績(占比10%)
(3)藝術類招生模式
面向廣東、北京、上海、遼寧、山東、湖南及四川7個省(市),在以上生源省(市)規定的錄取批次,依據《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類本科招生簡章》錄取辦法擇優錄取。
(4)外語類保送生招生模式
針對由教育部批準的具有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中學推薦的具有外語類保送資格的優秀應屆高中畢業生,依據外語類保送生招生簡章錄取辦法擇優錄取。
(5)自主招生模式
針對持有境外大學錄取通知書,原計劃前往境外就讀本科的中國內地學生進行招生錄取,從2020年開始實行,到2022年已開展了3屆。
▏港中深·2022年本科錄取情況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在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共錄取1312名內地本科生(未包含上海生源),其中,通過普通提前批錄取469人,通過綜合評價錄取781人,外語類保送生30人,藝術類考生(音樂類)錄取32人。相比2021年的錄取數據,總體數量上有所增加,主要體現在綜合評價和藝術類招生錄取上。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已連續第七年成為廣東省內院校錄取分數最高的大學,繼續名列省內知名高校榜首。作為廣東省提前批錄取高校,港中深在廣東省錄取的院校專業組普通類(歷史)最低分為617分,最低位次538名,比去年下降39名,位列省內歷史類考生的前0.2%;錄取的院校專業組普通類(物理)學生最低分為656分,最低位次1320名,比去年下降389名,位列省內物理類考生的前0.33%。
除了廣東省的生源優異外,在絕大多數省市的文科/歷史類最低錄取分排位也穩居各省市考生前1%以內,理科/選考/物理類最低錄取分排位在前2%以內。下表由優朗小編通過2021和2022兩年的部分省市錄取數據整理而成,供下屆考生們參考。
▏港中深·2022年綜評招生 ▏
2022年,港中大(深圳)在粵浙滬魯閩蘇六省市實行綜合評價招生,報名人數相比去年再創新高。經過層層選拔,最終近一萬三千名優秀考生參加了校測,781名綜合成績優異的考生被錄取,報錄比達到了16:1。
按照“631綜合測評”計分規則(高考成績占60%,校測成績占30%,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占10%),在學業水平成績一樣的情況下,入學校測多考1分,意味著高考分數可以少考1.67分。以廣東為例,在今年錄取的學生中,入學校測成績最高分181.73,最低分142.65,分差為39分,這也意味著兩位同學盡管高考分差達65分(39分*1.67=65分),但由于在校測中的表現不同而將享有同樣的錄取機會。
絕大多數錄取學生來自于各省(市、自治區)的重點中學,從生源學科競賽角度看,共有16人獲得五大學科省級一等及以上獎項,其中全國五大學科奧賽銀獎、銅獎獲得者為8人,更有1名同學經過重重考核進入“諾貝爾班”學習。
港中深綜評面試培訓,“碼”上咨詢:gangd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