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升學途徑高達20多種,但沒有哪一種像港澳獨立招生、中外合辦大那樣,獲得家長考生們的持續關注和熱捧。
港澳被稱為“家門口的留學”,中外合辦又被稱為“不出國的留學”,作為兩種相對低成本且能接受高質量國際化教育的方式,受到了很多家長學生的青睞。
雖然家長們為孩子規劃升學路徑的理由各異,但有一條不約而同的共識:這條求學通道優惠便捷、關鍵能脫離內卷化的激烈競爭,難度不要大于高考,很顯然港澳、中外合辦都符合!
然而,隨著港澳、中外合作熱度的上升,港澳通道的申請人變多了,中外合辦大學的通道也變得擁擠了。很多家庭逃離了百萬人高考獨木橋而另辟蹊徑,如今卻陷入另一種猶豫和焦慮:
中外合辦大學是否正規?文憑受認可嗎?港澳本科升學和就業怎么樣?內地生能適應港澳國家化教育嗎?和內地高校相比,港澳、中外合辦大學優勢到底是什么?等等。
目前,港校代表隊香港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嶺南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已開始2024內地招生申請;中外合辦大學代表隊上海紐約大學、昆山杜克大學的申請er們也在遞交申請中;暫未開啟申請的院校也在全國各地正在開展招生宣講,2024年的高考升學勢必又是一場激烈戰!
港澳申請居高不下
申請港澳高校最大優勢是與內地志愿填報不沖突(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珠海學院除外),且是“高考+留學”雙保險,學生既可以提前申請港澳,又可以正常參加高考填志愿。兩手準備,升學選擇多了,壓力也沒那么大,更不會出現滑檔、沒大學可讀的被動局面。
香港院校和澳門院校在教育體系上各有側重,香港采用英式教育,澳門融合英式及葡式教育,但授課形式和課程設置可以最大程度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是內地大學比不了的!
蘭州大學教授孫冬梅在比較香港和內地大學的專業時說過:“香港高校課程設置的目標是為了學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內地高校則是為了培養為社會服務的研究型人才;香港高校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內地高校注重學生學術能力的培養。此外,香港高校在設置學科專業上比較自由,學?梢愿鶕䦟W校自身、社會環境及其他因素的變化,及時調整學科專業的設置。”
而且,港澳學歷文憑被國家教育部、全球100多個國家認可的,對于學生將來的就業及升學都非常有優勢。
就拿香港來說,港八大當中有五所位列各大榜單的世界前100,也是全球擁有QS排名前100大學最多的城市,倫敦都比它少一所,跟內地985大學相比,香港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還有一點,相比歐美動輒一年幾十萬的學費,港澳留學成本更低,學費一般在7-15萬人民幣之間,但教育質量絲毫不差,相對來說,港澳留學性價比更高。
中外合辦熱度攀升
再來說說中外合辦大學,既非985、211,又非正宗的海外名校,在建校伊始就飽受爭議,“野雞大學”“有錢就能讀”“高考考砸了,人菜錢多的學生才會去”等各種聲音,一度讓它們的處境非常尷尬。
但如今網絡透明化,關于中外合辦大學的真實就讀體驗分享也讓大家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網上就有不少學生分享自己是放棄了985/211的offer而選擇中外合辦的,這更堅定了考生擇校的信心。
在B站、小紅書等各種平臺,無論是頭部的上紐、港中大(深圳),還是建校更早的寧諾、西浦,經常能看到有學生為母校“鳴不平”,而在就讀學生的分享中,“國際化”“自由多元化”“多金又努力”是核心關鍵詞。
眾所周知,10所中外合辦大學不管是中方還是外方院校,均為知名高校,要么是大陸高校攜手港澳頂尖大學共謀新局,強強聯合;要么是借政策東風,聯合英美俄等國家的名校雙雙合作,實力疊加;而且,這些中外合辦大學大多建在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教育發達的地區,地理位置獲得優勢加持,無論是先天條件還是后天環境,中外合辦大學都占據了優勢。
得益于優越的國際化辦學環境、多元培養方式、優質名師、含金量高的雙學位證書、超高的海外名校碩士申請,中外合辦大學逐漸成為多數有“留學夢”考生的擇校新寵,眼看著它們一步步超越內地的985,關鍵是比985大學低的錄取線極具吸引力。
既然港澳留學性價比高,中外合辦大學也優秀,那么到底如何在布局高考體系下更好地“兩條腿走路”呢?
如果你也有港澳留學、中外合辦大學申請意向,現在速速加入我們,經驗豐富的升學顧問老師將會根據你的個人背景為你定位擇校,并針對目前各校申請情況做出詳細的時間規劃,助你高效開展高考升學新路徑!
更多詳情可掃描下方二維碼具體咨詢優朗顧問老師,為你量身規劃升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