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大、北航、南大、蘭大等近20所高校2025強基計劃校測安排發布!為方便考生和家長更好準備各所院校的強基校測,優朗小編特整理了39校的校測時間、形式及考核難度分析,感興趣的一起來看!
39校強基校測時間及形式匯總
2025年39所強基高校簡章中,北師大、中農、同濟、華東師大、中南、華南理工、電子科大、重大、大連理工、吉大、哈工大等校明確了具體的強基校測時間。
其中,有12所“復交南”院校在高考后出分前校測(包括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廈門大學、蘭州大學)
12所復交南高校初試時間在6月12日—15日之間,也就是高考后一周,上交大、北航初試在6月12日,備考時間非常短,且難度高,考生一定要詳細掌握各大高校學校測試考核內容,有針對性備考。
除此之外的大部分院校均在高考出分后進行校測,一般在6月底-7月初進行(6月28-7月4日左右),也就是高考后不到一個月左右,建議大家合理規劃時間。
各校強基校測難度分析
強基計劃高校校測難度從院校劃分的話,可大致分為3類:清北頂尖高校、12所高考后出分前校測高校以及高考出分后校測的25所高校,各校校測難度如何?一起來看。
清北高校:校測難度天花板
2025年清華、北大校測模式均為筆試+面試+體測。
今年清北兩校校測模式發生巨大變化:
清華大學今年筆試取消專業志趣考核,且未明確筆試是否為通過性考試,理科類專業測試科目為數學、物理、化學,文科類專業測試科目為數學、語文、歷史;
北京大學今年筆試分專業進行考核,Ⅰ組和醫學組筆試科目為:數學、物理、化學,Ⅱ組筆試科目為:語文、英語、歷史。
清華北大校測考核是決定考生最終能夠錄取的關鍵。而今年這兩所高校校測模式和考核科目的巨變,對考生而言校測備考難度有所加大。
結合往年清北校測考情來看,清華理科類考核難度大部分達到了競賽水平,數學基本在復賽一試水平,物理在預賽與復賽之間,化學在預賽水平;文科難度在不定項上,語文基礎知識較多,難度大于高考,歷史對學科素養和課外知識要求很高,知識考察面廣。北大數學難度高于清華,物理、化學較難于高考;英語詞匯量遠超出課內范疇;歷史考興趣和知識點,難度較大。
高考后出分前校測的12所高校
目前,共有12所高校采取此模式,此模式最大的特點是將校測環節前置于高考后出分前,以校測初試成績確定復試入圍名單。因此,校測筆試尤為關鍵。
高考后出分前校測的12所高校難度主要有以下幾點:
筆試達競賽級難度
歷年考生反饋:華五院校筆試難度大于高考,達到競賽水平;同濟、北航、西交大等高校更是很多競賽生和理科成績優異考生的目標院校,適合競賽生突圍。
初試成績劃定全國統一合格線
除了筆試考核難度較大以外,中科大、西交大將對初試成績劃定全國統一及格線,過線方可入圍復試。復旦大學也將依據初試成績,按專業分別劃定全國統一及格線。初試合格方可入圍校測復試,初試不合格不再進入后續選拔環節、不計校測成績。這對于沒有競賽經歷的考生來說絕對是地獄模式,過線難度極高。
備考時間緊迫
初試一般在高考后1周內進行,備考時間非常緊張,考生需要兼顧高考與強基,復習壓力大。
高考出分后校測的25所高校
除清北外,還有25所高校在高考出分后校測。
15所高校僅考面試
25所高考出分后校測的高校中,共有15所強基院校只考面試,分別為:北京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重慶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
純面試模式也有一定風險:面試分差可達40分以上,表達能力弱者易被拉開差距。且從往年面試要求和考題來看,校考只考面試并不意味著考試簡單,面試考核的題目更加具備開放性,形式也更加多樣。
10所高校考筆試+面試
25所高考出分后校測的高校中,共有10所強基院校考筆試+面試,分別為: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東北大學和吉林大學。
這部分高校筆試部分難度高于高考,面試側重于考生的學科遷移能力。
不同院校的考查側重點不同,難易程度也存在差異,像北理工、哈工大、川大等院校,面試考查重點并不局限于考查考生對高中基礎知識的理解,更注重相關學科領域前沿研究,重視綜合素質材料和探究性科研能力。
優朗提供優質的培訓課程,可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顧問老師微信詳情咨詢!
微信請咨詢:youlang_01
電話:400800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