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對象及報名條件
在我校安排強基計劃招生的省份,符合所在省份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報名條件、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以下兩類高中畢業生均可申請報名:
A類:綜合素質優秀、成績優異的考生;
B類:基礎學科拔尖,在高中階段獲得數學、物理或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一等獎(金牌)、二等獎(銀牌)的考生。報考我校強基計劃的考生不能兼報其他高校強基計劃。
二、招生專業
專業組別 |
招生專業 |
高考科類 |
高考綜合改革省份選考科目要求 |
文科組 |
漢語言(古文字學方向) |
文史 |
不限 |
歷史學 |
文史 |
不限 |
|
哲學 |
文史 |
不限 |
|
理科組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理工 |
物理 |
物理學 |
理工 |
物理 |
|
化學 |
理工 |
物理 |
|
生物科學 |
理工 |
物理或化學 |
|
醫學組 |
基礎醫學 |
理工 |
物理和化學 |
分省招生計劃數以我校強基計劃報名系統中公布為準。
三、報名方式與選拔程序
(一)報名時間和辦法:符合報名條件的考生可于5月10日至30日登錄復旦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按要求準確、完整地完成網上報名。
(二)考生參加統一高考;
(三)入圍校測辦法:7月26日前確定入圍校測名單。對于高考成績(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達到生源地第一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對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按照該省份單獨劃定的相應分數線執行,下同)的A類考生,依據高考成績,按分省分專業組計劃數的3倍確定入圍校測考生名單(末位同分均可入圍);對于高考成績達到生源地第一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的B類考生,可破格入圍校測。
(四)校測考核:7月27日至8月4日期間(具體時間地點另行通知)舉行校測(含面試和體質測試):
1.學校組織相關學科專家對入圍考生進行面試。專家、考生以“雙隨機”抽簽方式配對。面試總分為150分。面試全程錄音錄像。
2.考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材料將在面試過程中作為重要參考資料,面試前安排充足時間由面試專家審閱。
3.體質測試將于面試后進行,體質測試成績將作為綜合成績同分情況下的排序依據之一。
(五)錄取辦法
1.作為錄取依據的綜合成績由高考成績(占85%)、面試成績(占15%)組成。
綜合成績=高考成績÷高考滿分×850+面試成績
2.確定錄取名單:
對于A類考生,按照分數優先原則,根據考生綜合成績、專業志愿和分省計劃數確定預錄取名單。綜合成績相同時,依次按體質測試成績、高考成績、高考語文成績、高考數學成績、高考外語成績確定位次。
對于B類考生,綜合成績達到生源地A類考生最低錄取分數線的,我校追加計劃予以錄取。
3.強基計劃預錄取考生名單經學校本科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后,報送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審核并辦理錄取手續。被正式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后續高考志愿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按高考志愿填報規則參加后續各批次志愿錄取。
四、培養方案
學校對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制定單獨人才培養方案和激勵機制,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學校將為強基計劃錄取學生配備一流的師資,提供一流的學習條件,創造一流的學術環境和氛圍,實行導師制、小班化等培養模式。對于學業優秀的學生,將在本碩博銜接培養、公派留學、獎學金等方面予以優先安排。同時,建立階段性考核和動態進出機制。
五、其他說明
(一)考生上傳的材料將作為面試參考材料,無需寄送紙質材料。
(二)考生綜合素質檔案由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提供。
(三)對于報名材料或綜合素質檔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將取消強基計劃的報名、考試和錄取資格,并將有關情況通報有關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或教育行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將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相應處理。已經入學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關規定處理取消學籍,畢業后發現的取消畢業證、學位證。中學應當對所出具的材料認真核實,出現弄虛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關措施的權利。
(四)基礎醫學專業錄取的強基計劃考生入學后原則上本科階段不得轉專業;其他專業錄取的強基考生入學后原則上本科階段不得轉到強基計劃招生之外的專業就讀。
(五)校測期間,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費用自理。入圍校測考生若家庭經濟困難,可向我校提出申請,我校可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費和住宿補貼。
(六)視疫情防控情況,校測方案或作相應調整,另行通知。
(七)學校未委托任何個人或中介機構組織開展包括強基計劃在內的各項考試招生,不舉辦任何形式的培訓活動。
六、領導與監督保障機制
(一)復旦大學強基計劃由學校強基計劃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統籌管理有關工作。
(二)復旦大學強基計劃招生工作在學校本科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由學校招生辦公室負責組織和實施。學校在實施本簡章的過程中做到機會公平、程序公開、結果公正。
(三)入圍校測標準、錄取標準等按教育部相關規定公示。復旦大學強基計劃招生工作全程接受復旦大學監察處監督。